永安市鼎鑫鑄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鑫公司)是西洋鎮西北部的龍頭企業,對區域的工業發展具有帶動作用。西洋鎮考慮為更好的發揮鼎鑫公司的產業帶動和輻射能力,以及西洋鎮“做美南部商貿生活區、做大中部現代物流區、做強北部工業集中區”規劃發展戰略,將鼎鑫公司所在的西洋鎮西北部區域規劃永安市葛州現代裝備產業園,發展裝備制造及相關聯產業,產業發展與永安市“南拓”呼應,同時輻射三明埔嶺汽車工業園,形成沿泉三高速公路及307省道一線的工業經濟帶,在產業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實現對接和共享。
鼎鑫公司所在的區域原為當地政府設立的仙峰嶺工業集中區。仙峰嶺工業集中區既無規劃范圍、產業定位和配套的基礎設施,也未統一管理,區域形成了鋼鐵、鑄造、林加工、建材等企業散亂無章分布,工業、農業和居住混雜的現狀。西洋鎮以永安市葛州現代裝備產業園規劃為契機,將該區域規劃為產業園一期用地。
《永安市葛州現代裝備產業園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由三明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規劃方案統籌安排規劃范圍內的用地,規范和指導產業園的發展和建設,也明確了以鼎鑫公司為龍頭的規劃區發展方向,優化了區域的布局,形成產業銜接,確保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相互統一。
二、規劃概要
規范范圍:東、北以356國道為界,南以泉三高速公路為界,西以南三龍鐵路為界,總用地面積為84.2公頃。
規劃定位:以發展機械制造、鑄造等三類工業為主的現代裝備產業園區。
三、區域環境質量現狀
(1)大氣環境:根據《2017年三明市環境保護狀況公報》,三明市下轄的永安市空氣質量六個監測項目的年均值全部達到或優于國家二級標準,屬于達標區?,F狀監測結果表明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較好,可以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2)地表水環境流經產業園的小溪往被匯入南溪,現狀監測表明小溪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3)地下水環境:園區所在區域周邊村莊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總體良好,監測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 III類水質要求。
(4)聲環境:園區內網格點聲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除面向省道一側區域交通噪聲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4類標準,工業廠區符合3類,產業園內村莊聲環境質量符合2類標準。
(5)土壤環境:調查區域土壤各監測指標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和《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四、規劃實施主要環境影響分析
(1)水環境:產業園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收集后進入產業園的污水收集管網進入園區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
(2)大氣環境:規劃園引進產業為機械制造、鑄造及相關配套產業,廢氣主要為鑄造廢氣、機械加工廢氣等,鑄造廢氣、機械加工廢氣分別通過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后排放。各廢氣污染源均采取相應治理設施處理后通過排氣筒高空排放,對周圍環境空氣影響不大。
(3)聲環境:在加強企業高噪聲設備合理布局、消聲降噪后,各企業廠界噪聲基本能達標。建議規劃區東側邊界設置綠化緩沖帶。
(4)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廢型砂、廢鋼鐵邊角料、廢包裝材料等以及辦公生活垃圾等一般固廢,以及廢潤滑油等危險廢物。規劃園區內項目單體嚴格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修改單相關規定,建設規范化建設一般固廢暫存場所及危險廢物暫存場所,并對固體廢物分類收集,可得到妥善處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五、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分析
5.1水資源承載能力分析
永安市區域在2010水平年P=90%時存在部分地區缺水,缺水量大2370.47萬m3,至今,盡管工業和農業得到大力發展,人口數量也有所上升,流域內相繼開發的一些水利工程增加了流域的可供水量,且通過節水灌溉和降低工業萬元產值耗水定額等節水措施,滿足需水量的要求。在規劃水平年2030年,總需水量隨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二增加,由于采用新節水措施,永安市可供水量可以滿足需水量的要求,略有余量。
西洋鎮現有水廠的生產規模不能滿足鎮區發展的需要,需擴建水廠,規劃把現有水廠的生產規模各擴建至3000噸/天,占地面積各為0.25公頃。根據對黃達坑水源地集雨面積的測算,黃達坑山澗水流量能滿足水廠生產擴建需要。另外由于北部工業集中區距鎮區較遠,由鎮區供水至北部工業集中區供水管線太長,管網造價高且水壓無法保證,因此規劃在工業集中區附近的南溪邊建一座取水泵房,供工業集中區工業用水,并在工業集中區西側山頭標高為350米處建一座500噸的高位水池,泵房的占地按遠期供水規模預留,按近期供水量配置水泵。
5.2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分析
永安市位于福建中部偏西,處于武夷山脈和戴云山脈之間的閩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流域上游地區。永安市東部和西南部屬于玳瑁山脈的中山山地,構成兩條北東走向山脊;中部以高丘為主,其次為低丘、河谷平原、山間盆地;根據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統計數據,2014年永安市土地總面積為293116.10公頃,其中農用地274381.0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3.61%;建設用地12030.3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10%;未利用地6704.7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9%。
西洋鎮位于永安市域東南部,總面積為337平方公里,下轄1個居委會和18個行政村,鎮域總人口約2萬人,西洋距永安市區19km,是福建省中西部地區和鄰省東南沿海的重要通道。2014年永安市西洋鎮土地總面積為33687.40公頃,其中農用地32344.9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6.01%;建設用地757.6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5%;未利用地584.9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74%。
5.3大氣環境承載能力分析
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良好,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且具有一定的環境承載力。規劃區除閩鑫鋼鐵按《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執行超低排放,減少廢氣污染物排放,擬發展的機械鑄造、制造以電能和天然氣為主要能源,推行清潔生產,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影響不大,規劃實施后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能滿足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從大氣環境承載能力分析可以支撐規劃的實施。
六、規劃方案合理性和優化調整建議
6.1規劃定位
規劃方案提出產業園的功能定位為以發展機械制造、鑄造等三類工業為主的現代裝備產業園區,發展機械制造和鑄造產業符合永安市產業方向和西洋鎮產業發展戰略。園區不發展鋼鐵行業,區內現有的閩鑫鋼鐵公司僅作為鼎鑫鑄造公司的配套產業且維持現有產能不變,從污染影響程度分析,機械制造和鑄造行業不屬于三類工業,產業園區功能定位應調整為發展以二類工業為主的低污染產業。
6.2規劃目標的合理性
規劃目標為合理地安排建設用地,使規劃區成為環境優美、設施配套、交通便捷、信息通達,具有地方特色并可持續發展的城鎮組成部分。
6.3規劃規模的合理性分析
規劃區內用地現狀以農林用地為主,不涉及基本農田,共計49.32公頃,占總用地的58.57%。目前部分占用農地、林地調整置換工作已完成;規劃區范圍占地小,從農林地總量上看,規劃實施后對區域農地和林地面積減少量不大,規劃方案提出的用地規模合理。
規劃方案明確了四至范圍為:東、北以356國道為界,南以泉三高速公路為界,西以南三龍鐵路為界,規劃總用地面積為84.2公頃。土地資源可以支撐規劃方案實施。
產業園規劃日用水量為1329m3/d。環評予以調整。
產業園規劃區年用氣量為30222萬m3。產業園內固體硅酸鈉項目耗用燃氣,再輔以閩鑫鋼鐵的荒煤氣約1200m3/a。
規劃方案并未提出產業規模規劃,經咨詢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單位,目前尚無其他有意向入駐產業園的機械制造及配套產業的項目。參照排污系數法核算的產業規模對應的污染物排放量對環境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產業園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后對區域環境影響不大,因此,在不突破環評估算的產業規模發展情形下具有環境合理性。
6.4規劃結構布局合理性分析
規劃形成“一心、一帶、兩組團”的空間結構。
“一心”:位于產業園中部的公共服務中心。布置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以行政、辦公和研發等服務設施為主。
“一帶”:產業園中部小溪沿河景觀帶。
“兩組團”:由產業園內小溪劃分而成的北部組團和南部組團。其中,北部組團以三類工業用地為主,南部組團以二類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為主。
采用“一心、兩軸、兩片區”的總體布局結構合理,且符合空間管控要求;產業園規劃突出了工業發展的特點,形成以工業用地為主的用地比例;產業園規劃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規劃環評認為應結合規劃產業結構和產污特點,進一步明確南北兩組團的產業類型。
6.5開發時序優化
規劃時限為2019-2030年,優先發展北部組團,適時開發南部組團。
規劃未提出規劃時段。本次評價考慮到產業園與《永安市西洋鎮總體規劃(2010-2030)》相銜接,故評價時段為2019-2030年,評價基準年為2019年。
以鼎鑫鑄造項目為龍頭的北部組團是產業園發展的基礎,應優先發展,包括鑄造配套的固體硅酸鈉項目,引入符合《鑄造準入條件》的鑄造企業,為產業園發展提供工業基礎。適時引進機械制造關聯企業,以鑄造工件為原料從事機械制造生產企業,從而形成有序的開發進展,推進產業園的健康發展。
七、評價結論
《永安市葛州現代裝備產業園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永安市鼎鑫鑄造有限公司為西洋鎮西北部的龍頭企業,對區域的工業發展具有帶動作用,促進西洋鎮裝備產業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方案與與永安市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等相關規劃協調。從環境、資源承載能力分析可以支撐規劃實施。
在規劃方案進行調整、優化,加強產業布局和生產空間管制,落實本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減緩對策措施,加強環境管理的前提下,規劃實施所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能夠得到有效控制,規劃的實施可以滿足規劃所在區域的環境功能要求,晉江市石墨烯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具有環境可行性。

